‌投行项目价 格战白热化:白菜价背后是困局还是筹谋?‌

日期:2025-04-25 10:20:29 / 人气:12


近日,券商投行领域的价格战再度升级,两起极具震撼力的低价承销定增案例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中金公司以9万元的保荐承销费完成了一汽解放20亿元的定增项目,费率低至0.005%;而中信证券在中国核电140亿元的定增项目中,更是仅以30万元的价格拿下承销及保荐业务,费率更是低至0.0021%。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券商传统投行业务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于投行项目白菜价背后原因及潜在影响的深思。

这两起案例绝非孤立事件。近年来,券商投行领域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极低费率的保荐承销定增业务时有发生。从华夏银行到海航控股,再到如今的一汽解放和中国核电,低费率承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观察近五年定增保荐承销费率变化,递减趋势显著,2025年截至4月23日,30个案例的平均费率已经降至0.58%。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价格战的白热化呢?一方面,券商试图以低价值定增业务为纽带,维系战略客户关系,进而深度嵌入客户综合业务体系。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客户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券商不得不通过低价策略来吸引和留住客户。另一方面,通过扩充业务规模,券商得以在新业务竞争、行业排名以及监管分类评价等方面积累优势。在投行业务马太效应明显的背景下,头部券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小券商为了提升行业地位、争取更好评级结果和业务机会,不得不卷入激烈的竞争之中。

然而,这种低价竞争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首先,极低费率的项目可能导致券商在单个项目上亏损,进而影响其整体盈利能力。其次,低价竞争可能引发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券商可能会在服务过程中削减必要的环节或降低服务质量,从而损害客户的利益。最后,这种价格战还可能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行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种困局,业内人士呼吁应强化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维护市场秩序和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券商也应从自身出发,寻找破局之道。一方面,券商可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业务模式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行业也应加强自律和监管力度,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竞争格局与市场生态。

综上所述,投行项目白菜价背后既有市场竞争的激烈因素也有券商自身的战略考量。然而,这种低价竞争并非长久之计。券商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寻找破局之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监管层和行业协会也应加强监管和引导推动投行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