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去的30年说起,打工人能从日本学来什么教训

日期:2025-08-13 16:55:25 / 人气:5



近期与一位在大阪松本清工作的天津姑娘交流,她的薪资情况令人惊讶,也由此引发了对日本打工人经历的思考,以及我们能从中汲取的教训。

一、日本打工人经历与当下我们的困境

日本“失去的30年”印象

过去,我们听到的关于日本的信息多是“失去的30年”“螺旋通缩”“低欲望社会”。然而如今,日本打工人似乎从经济停滞中逐渐恢复,而我们的职场人却开始面临类似日本当年的窘境。

编制岗位受热捧

当下,体制内的编制岗位成为众多大学生心目中的热门选择。2023年有260万人报考3.7万岗位,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超过300万人,每77人争抢一个岗位。政府通过编制和国企吸纳人才,提升就业率,确保社会稳定,如上海给街道办和居委会设硬指标招聘应届毕业生,很多国企也被要求多招校招人员。

二、日本政府的应对措施及问题

大基建与大文旅计划

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政府采取大幅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式推动经济,1992年推出乡村基建振兴法案,1995年推出乡村休闲促进法,类似于我国的基建和文旅项目。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将升高的失业率压了回去,但实际上是在螺旋通缩状态下,企业和百姓不敢花钱,项目更多是为了安置就业人群,避免大城市出现不稳定因素。

资金来源问题

政府进行投资需要资金,而资金来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过去城市建设的变化,如高楼大厦、地铁线路等,很大程度上依赖房地产托底。房地产上涨使老百姓拿出未来收入买房,政府获得税收,进而推动城市建设并推高房价,形成循环。但到了2025年,这个循环可能难以为继,就像过去20年很多互联网创业故事一样。

平成大合并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日本财政受到巨大影响,不少地方出现严重债务危机,尤其是乡村的度假村项目无人问津。为了挽救财政,日本推出平成大合并,精简机构、缩减投资,虽然拯救了日本财政,但那些跟随乡村基建项目离开城市的打工人却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回到大城市后,履历无法满足大公司要求,出现大学生做便利店服务员的情况,导致学历贬值。

三、给打工人的启示

不盲目跟随政府节奏

日本打工人跟着政府的大基建、大文旅等政策走,最终遭遇诸多问题。在经济上升期间,跟着政府走可能有更多机会,因为热钱会流向有政策支持的领域。但在经济停滞时期,政府可能也不知道正确的方向,且可能会改变政策,如平成大合并就是政府缩减开支的举措,导致之前撒钱推动的行业无以为继。

谨慎选择职业道路

编制岗位看似稳定,但并非最好的选择。日本政府引导打工人走某些职业道路,最终出现问题。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稳定和热门,要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人人都在走的路可能当下稳妥,但未必未来一直稳妥,人多的地方一定会卷起来,无论是编制岗位还是其他看似稳定的工作。

我们应从日本打工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在职业选择和规划中保持理性和谨慎,不被短期的稳定和热门所迷惑,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风险。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