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血本援阿:200亿货币互换背后的选举博弈
日期:2025-10-19 16:03:05 / 人气:2

当地时间10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与阿根廷总统米莱签署总额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尽管名义上为“货币互换”,但美国媒体普遍将其解读为“紧急信贷”——本质是美国财政部向米莱政府提供贷款。在阿根廷10月26日立法机构选举前夕,美国此举被视为“下血本”挺米莱,试图影响选举结果,这也是自1995年克林顿政府援墨以来,美国首次大规模救援陷入经济困境的外国政府。
一、协议本质:可控的“紧急信贷”
这份货币互换协议与国际贸易中“去美元化”工具不同。通常货币互换是额度安排,用于贸易直接结算(如中阿用人民币和比索结算),且动用时有担保与期限,到期按原汇率反向兑换。但美阿协议更具“信贷”属性: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无需通过比索结算,协议设计为“分期兑换”而非一次性支付,可控性更强。
据特朗普高级经济顾问透露,美国政府还直接购买了金额不详的阿根廷比索,这是美国自1996年以来第四次购买他国货币。双重措施旨在稳定阿根廷脆弱的金融市场,为米莱撑腰。特朗普直言:“我支持米莱,他的理念正确。他可能赢也可能输——我认为他会赢。赢了我们就和他在一起,输了我们就走。”这番话直白道出协议与阿根廷选举的绑定关系。
二、阿根廷困局:外汇储备近乎枯竭
阿根廷经济已陷入绝境。尽管账面上有330亿美元外汇储备(不含黄金),但实际可动用资金寥寥:130亿美元为人民币,用于与中国贸易结算;120亿美元是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美元,挪用易引发挤兑潮。剔除后,真实外汇仅剩几十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阿根廷刚从IMF获得140亿美元贷款,却仍陷入财政危机。美国经济学家质疑:“阿根廷已通过两届右倾政府向IMF借超500亿美元,需证明这200亿新信贷能产生不同结果。”有趣的是,阿根廷政坛形成“左右循环”策略:左翼政府与中国签货币互换,右翼政府向IMF和美国要钱,此次美阿协议正是这一策略的延续。目前阿根廷是IMF最大债务国,远超埃及、乌克兰等国。
三、美国动机: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博弈
特朗普政府打破惯例援阿,核心是为影响阿根廷选举。若米莱及其盟友在10月26日立法选举中丢掉多数席次,将丧失经济事务主导权。从地缘看,南美多国已转向左翼或中左翼执政(巴西、哥伦比亚、智利等),阿根廷是仅剩的右翼政府“招牌”。特朗普试图通过援阿扭转拉美左翼思潮,维护“MAGA意识形态”影响力——其理念已形成跨国品牌,在欧洲叫“Make Europe Great Again”,在印度叫“Make India Great Again”。
此外,协议背后还涉及利益纠葛。民主党参议员批评:“美国政府关闭期间,特朗普却支持外国政府,令人费解。”他指出受益者包括拥有阿根廷债务和资产的大型基金经理(如亿万富豪Rob Citrone),其与美国财长贝森特关系密切。
四、各方反应:争议与质疑
中国作为阿根廷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国,双方签有1300亿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美方援阿被认为“部分替中国承担比索崩溃风险”。爱荷华州共和党籍参议员格拉斯利则质疑:“阿根廷抢走美国大豆生产商最大市场(中国),为何要帮它纾困?应优先帮助受损农业经济。”谷物交易商也批评:“我们在救阿根廷,中国却囤积数十船阿根廷大豆,他们觉得你很愚蠢。”
这场200亿美元的“豪赌”,将特朗普的务实主义与意识形态输出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阿根廷选举结果如何,美国此次干预已在拉美地缘政治和全球金融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后续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OpenAI“解禁”成人内容:自由...10-19
- 太突然,任职不到一年,中邮科技...10-19
- 特朗普下血本援阿:200亿货币互换...10-19
- 餐饮业的尽头,是“全天候营业”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