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贷利率破“3”:银行从价格战转向增值服务竞争

日期:2025-07-24 21:37:18 / 人气:8



在经济观察报记者的调查中,城商行客户经理张晨和股份制银行零售信贷部主管陈曦的视角,揭示了当前经营贷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随着利率持续下行至3%以下,银行传统的“价格战”模式难以为继,增值服务正成为新的揽客关键。  

一、利率“内卷”:从3%到2.68%的竞争压力

张晨所在的城商行已将经营贷利率降至约3%,但仍面临客户流失的压力。其他银行通过利率优惠券或指定券,将实际利率压降至2.80%甚至2.68%,吸引了不少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客户现在都会‘货比三家’,等着更低的利率报价。”张晨无奈表示,她的考核任务是年末个人普惠贷款净增2000万元和10个客户,只能靠多跑市场揽客。  

股份制银行零售信贷部主管陈曦指出,经营贷利率“破3”主要受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双重影响。政策要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信贷需求不足迫使银行通过利率工具争夺优质客户。此外,部分客户因担心逾期影响个人信用记录,更倾向选择小微对公贷款,倒逼银行零售信贷部调降经营贷利率以增强吸引力。  

二、价格战困境:利差缩窄与坏账风险上升

尽管利率下调能吸引客户,但银行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陈曦算了一笔账:若经营贷利率为3%,扣除存款成本、风控管理等费用后,实际利差收益不足30个基点;若降至2.80%,利润几乎所剩无几,还会拖累净息差。更严峻的是,坏账风险正在上升。部分贷款中介通过“美化”财务数据、虚构流水帮助客户获批更高额度,导致银行坏账拨备计提增加,进一步侵蚀利润。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凭借低成本存款优势,能更大程度压降利率;而中小银行受限于存款成本,压降空间有限。部分城商行通过“一企一策”给予优质客户略低于3%的利率,但这也导致内部资源分配压力加剧。“为了完成考核,我们只能靠多跑市场,但效果越来越差。”张晨感慨。  

三、转型增值服务:从“拼价格”到“拼服务”

面对价格战困境,银行开始调整策略,通过增值服务增强竞争力。陈曦所在的银行推出外汇避险服务,帮助出口型小微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同时提供代发工资、资金结算、财富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的财务管理能力。此外,银行整合资源为客户推介生意机会,试图通过非利息收入弥补利差损失。  

“增值服务的核心是增强客户黏性,降低获客成本。”陈曦表示,部分客户已认可这种模式,银行获客成本有所下降。然而,竞争仍在加剧。有银行推出免代发工资服务费的优惠,倒逼其他机构进一步创新服务内容。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则采取“分层定价”策略,针对不同行业和信用状况的客户差异化定价,并探索“银险政企”四方合作,赋能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  

四、行业反思:理性定价与综合服务转型

博通咨询分析师王蓬博指出,经营贷利率下行是政策引导与市场供需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过度依赖价格战可能损害银行的长期盈利能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以价换量”虽能短期扩大市场份额,但持续压缩净息差将削弱银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不利于服务实体经济。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建议,银行需从“放贷者”转型为“企业伙伴”,拓展综合金融服务,开发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场景化产品。监管部门也应引导行业理性定价,避免“利率战”升级导致系统性风险。  

五、未来展望:差异化竞争与综合赋能

随着利率下行空间收窄,银行间的竞争将转向服务质量和综合赋能能力。增值服务不仅能增强客户黏性,还能开辟中间业务收入来源,缓解净息差压力。然而,这也对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博弈的双重作用下,经营贷市场正从单一的价格竞争走向多元化的服务竞争。银行能否通过增值服务实现差异化突围,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