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暴雨,淹没多少旅游订单?
日期:2025-08-13 16:55:57 / 人气:4

今年夏天,中国多地遭遇暴雨侵袭,原本火热的暑期旅游旺季在多地变成了停业季,暴雨对旅游行业的破坏力愈发凸显。
暴雨肆虐,多地旅游陷入停滞
西部地区:青海受灾严重
这个夏天,全国多地频繁因暴雨登上热搜,旅游行业遭遇重创。仅昨天,青海就有大片景区因暴雨关门。省文旅厅和气象局联合发布风险提醒,未来一周降水频繁,还伴有雷暴大风、冰雹、山洪、滑坡等次生灾害。青海黄南州尖扎县的24家A级旅游景区全部暂停开放,海北州门源县关闭了百里花海、岗什卡雪峰、达坂山观景台等核心景区,大通县、湟中区、湟源县等地的景区、露营地也先后关闭。西宁市、海东市、玉树州、果洛州等也进入降雨高发区,游客几乎无处可去。景区关闭导致酒店、民宿、交通、旅行社等相关行业受到严重影响。
中部地区:郑州暴雨突袭
中部地区同样未能幸免。昨天,郑州将防汛应急等级提到三级,暴雨从中午开始升级,从黄色、橙色直至下午1点半发布红色预警。全市进入停产、停业、停课、停运状态,摘星楼、黄河之巅等一批景区闭园。
京津冀地区:红色预警频发
数日前,京津冀地区再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北京的颐和园、香山公园、玉渊潭、国家植物园、紫竹院等五大热门景点几乎同步闭园。社交平台上,很多游客晒出临门一脚被劝返的照片,评论区一边是“安全第一”,一边是“提前订的酒店还能退吗”。
香港:极端暴雨影响大
香港的情况更为极端,本周八天内发布了四次“黑色暴雨警告”,单日降雨量高达355.7毫米,创下自188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8月最高纪录。八号风球刚撤,黑色暴雨就来,很多旅行社只能原地取消团队,商场关门,地铁停运,酒店大堂直接变成避雨点。
暴雨对旅游行业的全面冲击
旅游全链条断裂
这几年,暴雨对旅游行业的破坏力越来越大,不仅游客减少,旅游全链条也因此断裂,业务暂停,损失巨大。从前暑期国内仅是局部性地区受天气影响,现在是从南到北连续性停摆。暴雨往往是集中式的极端天气,城市来不及排水,导致景区关闭。
景区规划缺陷
中国很多景区在做规划时,压根没考虑极端天气因素,栈道太滑、山路无排水系统,山洪风险评估缺位。只要大雨一来,就只能原地闭园,不下雨有时也得停业,预警即限流成为标配机制。从保障安全角度虽合理,但从商业角度看,雨云雷电来了收入就没了。
行业脆弱性凸显
暑期旅游行业看似热闹,实则面对暴雨是典型的低利润、高协同、无备份系统的脆弱体系。OTA平台订单暴跌、退改率飙升、客服爆单;酒店民宿高峰时段空置;地接社导游停工、车辆闲置、成本照出不误;景区客流量骤减、现金流紧张;城市文旅部门舆情压力大、安全责任重。旅游行业不像制造业能囤货压库存,也不像互联网企业能靠流量回血,雨一下就零收入、零现金流,文旅业者几乎对恶劣天气没有抗风险缓冲区。而且很多中小旅游业者靠暑期三个月养活全年,一场雨就可能让计划破产。
应对暴雨,旅游业需新策略
气候风险成新参数
暴雨考验让我们意识到气候风险成了旅游业新参数。Skift发布的全球数据显示,2023到2024年间,因风暴、洪水、野火等天气造成的活动中断数量上涨了86.5%,音乐节、户外展会、赛事巡演等取消的主要原因多是天气不佳。现在衡量暑期旅游项目,不能仅看人流量、客单价、季节性,还得考虑极端天气对收入的影响。
国外经验借鉴
目前中国旅游业灾前无准备,灾后全赔付。从国外经验来看,保险是应对极端天气的第一道缓冲。国际市场上,一些旅游目的地开始强化天气风险对冲工具的使用,如天气触发型保险,气象数据达到阈值系统自动理赔。美国佛罗里达州为旅游业者提供专门的飓风季活动保障险,取消活动12个月内重排就能获得赔偿。
建立共担机制
应对极端天气,不能只靠单个民宿、酒店老板和导游,更需要平台、政府、保险、商家之间建立更成熟的共担机制。地方文旅局应设立高风险期间临时保险补贴,鼓励中小景区等旅游业者参与灾前投保。这是极端天气下的求生技能,也是下一阶段国内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美国 “基础科学”,如何从内部沦...08-13
- X 年未见之大变局?巴菲特:这都...08-13
- 暑期暴雨,淹没多少旅游订单?08-13
- 从失去的30年说起,打工人能从日...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