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保险公司跑步跟上
日期:2025-11-19 17:44:11 / 人气:13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步伐的加快,面临的各类风险也日益复杂多样,这对保险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国内保险公司积极应对,围绕企业出海的各类风险保障需求设计保险服务方案,但在服务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企业出海保险需求日益广泛
新能源汽车出口保险需求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迅猛,今年1 - 9月出口量达到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这为保险出海创造了新机遇,国内保险公司将其视为寻求车险市场新蓝海的突破口。然而,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要求不一,如泰国要求当地新能源一手车与车险捆绑销售,且新能源汽车企业需在当地用户购车首年赠送车险。当地保险机构因缺乏中国新能源汽车行驶及出险理赔数据,不了解其三电系统、智能网联安全性及技术特点,未必贸然承接车险业务。国内保险公司为护航新能源汽车出口,需解决数据困境、合规门槛、服务网络布局不足、特殊风险管理等挑战。例如,海外国家驾驶环境、维修成本与国内差异大,导致保险精准定价难度大;各国监管体系复杂,设计保障条款时合规压力高;服务网络布局不足影响售后理赔服务效率;面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聚焦、自然灾害等特殊风险管理缺乏专业能力。
其他出海场景保险需求
产品出海涉及货运险、产品责任险及知识产权纠纷相关保险;中资企业承建海外基建项目或海外建厂,涉及国际承包工程保险、单一项目职业责任险、商业综合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建工意外险等;中资企业加大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对财产险、人员保障险、责任险的需求持续升温。
保险服务新能源汽车出海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尝试
数据困境与输出难题
国内保险公司要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保险服务,面临数据困境,难以精准定价。为解决问题,宋鸣跑遍国内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研发制造企业设计保障条款和保费计算公式,但将保险产品“输出海外”又遇挑战。在海外设立子公司需境内外监管部门审批,运营成本高且运作耗时,远水难解近渴。最终他们找到由海外合作保险公司先在当地出单,再将承保风险转让给国内保险公司的操作方法。不过,推广过程中面临如何高效完成新能源汽车海外保单承保风险转让交易的问题,以往海外保险经纪公司难以规范相关交易,导致手工操作出错、账务清算成本偏高。今年起,宋鸣所在财险公司尝试通过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完成交易,该方式基于统一规则与数据规范,能提升交易效率、穿透计量风险、强化信息披露,且相关部门给予再保险跨境资金收支便利。
电池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风险保障
随着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加,海外经销商与消费者对电池衰减担忧升温,欧盟即将推行电池护照制度,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相关风险保障需求迫切。但保险公司面临技术认知瓶颈,面对快速迭代的新能源电池技术,知识储备易落后。部分保险公司与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如太保产险与宁德时代、中汽协等机构合作,引入电池衰减检测等服务,与上海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合作获取多维度电池管理数据;宋鸣所在财险公司也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强合作,围绕不同技术路线新能源电池的衰减特征构建差异化保险解决方案。
超大型装滚船风险保障
四季度起,宋鸣接到新任务,针对可承载逾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超大型装滚船在实际运营中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船舶碰撞等风险,设计新的保障条款与保额保费计算方式。这类超大型装滚船风险特征与原先承载量较小的装滚船有很大不同,遭遇火灾时潜在损失金额更高,但保险公司目前缺乏相应的风险定价模型工具。11月17日起,宋鸣将拜访多家船东企业,沟通船的结构及风险特征,尽早设计保障条款和保费计算方式。
国际工程承包保险服务面临的挑战
企业需求多元化
随着中国企业承建的海外基建项目日益增多,国际工程承包相关保险服务成为保险公司伴随企业出海的重要方向。今年1 - 9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都有增长。但越来越多基建类企业提出“奇特”的风险保障需求,如针对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摩擦风险希望提供经营中断险,针对网络攻击导致数据资产受损希望获得网络安全险保障,还希望国内保险公司提供基建保函作为竞标海外基建项目的支撑。
保险公司面临的困难
面对企业承建海外基建项目的风险保障需求日益广泛,保险公司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在某些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工程险再保险需求高,但再保险公司承保偏好低,影响中资企业承接基建项目能力;保险公司在不少国家或地区未投入资源,对当地多种风险未开展深入市场研究,不敢承保中资企业的不少海外基建项目;在各类风险因素交织情况下,不少国家或地区缺乏完善的工程保险风险定价模型,即便企业愿意多给保费,保险公司也不敢承保。
国内保险行业服务企业出海的挑战与建议
挑战
• 保险供给不足:产品供给以财产险、工程险等传统产品为主,缺少针对海外风险的责任险类、特殊风险类产品;定价能力不足,缺少海外数据积累与海外定价模型工具,对海外风险的认识与定价能力有待提升;承保能力供给不足,因风险及定价能力限制,在提供承保能力方面相对谨慎,保障规模与交易发生规模存在落差。
• 服务能力不强:海外网络建设进展滞后于企业出海步伐;海外承保业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完善,缺乏针对“走出去”风险的专业化、体系化队伍建设;增值服务能力较弱,海外市场风险咨询、风险管理以及风险减量服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化手段应用需加强,对于海外风险管理、风险减量服务的科技化手段应用不够完善。
• 全球话语权不足:当前保险行业由欧美市场主导,中国保险业在国际保险业话语权不足,导致定价谈判等方面处于被动。
建议
• 共建数据平台:聚合分析多维度行业与业务数据,加快开发更精准的定价模型,为“险企出海”提供技术支持。
• 共享全球网络:为险企出海提供海外目标市场的政策解读、推荐本地服务伙伴等服务。
• 创新再保方案:针对海外特殊风险提供定制化再保险解决方案,帮助出海险企扩大海外业务的承保能力。
• 推动标准输出:将中国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领域的实践经验逐步转化为国际认可的“中国保险方案”,助力险企出海更加从容。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ChatGPT 最爱用的emoji:暴...11-19
- 融资平台出清冲刺,地方政府能戒...11-19
- 未来的iPhone,想靠卫星消灭“无...11-19
- 中国企业出海,保险公司跑步跟上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