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收货码”背后:美国社会信任结构的变迁与隐忧

日期:2025-10-13 17:43:24 / 人气:5



亚马逊推行“收货码”背景

最近一次在亚马逊购物,收货时需向快递员报6位数字验证码(One - Time Password,OTP),这是一项安全优化措施,针对高价值(通常100美元以上)包裹,顾客收取时必须提供该验证码,快递员输入验证后才能完成签收。这与过去亚马逊送货风格大不相同,以往快递小哥常把箱子放在门口拍照留存证据后就离开,很快手机就会收到货物已送达的通知。

美国社会信任瓦解与包裹盗窃问题

• 信任基础变化:在亚马逊早期,包裹直接放门口是美国式信任社会的象征,体现了当时人与人之间较高的信任度。但近年来,尤其是疫情后,美国社会对制度和人性的信任开始瓦解,门廊盗包(porch piracy)案件激增。

• 盗窃数据惊人:根据SafeWise和ValuePenguin的报告,2022年全美约有2.6亿件包裹被盗,价值约195亿美元。2024年研究显示,41%的美国人曾遭受过门廊盗窃,高于2022年的35%,超过一半的美国人使用摄像头来保障家庭安全,其中22%是为了防止包裹被盗,肯塔基州等部分地区包裹盗窃率居前列。

• 立法与执法困境:很多州通过或提出将包裹盗窃(尤其是高价值包裹、重复作案者)从轻罪提升为重罪的法案,如佛罗里达、宾州、加州等地都有相关法律举措,联邦层面也提出了相关法案。但这些立法或警方措施只能短暂起作用,执行成本高得不切实际,只能事后介入,且立法、执法、取证、起诉过程复杂。

“收货码”措施的特点与影响

• 措施特点:OTP机制适用于“特定高价值订单”,在Amazon Shipping服务中被正式产品化。包裹即将送达当天,消费者会在亚马逊App或订单详情页看到6位数字密码,司机送货上门时,收货人或代收人必须提供该密码,司机输入确认无误后包裹才算成功签收。OTP通常单次投递有效,若收件人不在家或无法提供密码,包裹会安排重新配送,标记了OTP Required的包裹,Amazon Hub Locker、Garage Delivery等灵活服务可能暂停使用。

• 技术替代信任:OTP能有效、高效、低成本地防盗,技术边际成本接近零,而法律和警察执法制度边际成本高昂,于是技术接过了“秩序管理者”的职责。这反映出社会信任结构的变化,从过去基于熟人网络和道德契约的人与人信任,转变为如今基于技术协议、验证码和数据记录的制度信任。

• 隐私让渡隐忧:OTP在确保收件安全的同时,扩大了包裹的可追踪性和个人数据的采集范围,系统会记录包裹送达时间、开启人、输入验证码者等信息。这体现了在快速城市化与陌生人社会中,传统的社会信任被数字化信任取代的趋势,人们为了安全让渡了部分隐私。美国其他领域如银行与支付体系、医疗教育体系等也用系统作为社会运作逻辑基础,以防止潜在道德风险,反映出“不要相信好人不会做坏事,要相信好制度能预防坏事”的观念。但这种以技术解决信任问题的方式,可能会导致隐私的再度丧失,人类社会可能走向完全透明无隐私的一天,技术在解决信任问题的同时也消耗着自由。

中国的类似情况

中国快递体系靠菜鸟驿站和丰巢柜等代收点,通过简单技术把信任从人转移到机构和系统,用户收到短信验证码或者App扫码取件,这类似于“中国版OTP”。送外卖、取快递也要求拍照、签收甚至录像上传,同样体现了在快速城市化与陌生人社会中,传统社会信任被数字化信任取代的趋势。

随着北美秋季假日购物季(感恩节、黑五和网络星期一)的到来,电商热潮将起,OTP码将成为收货时常见的验证方式,而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信任与隐私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