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上半年,这些初创公司在早期就拿到了上亿元融资

日期:2025-07-09 22:35:58 / 人气:8


回顾 2025 年上半年的早期投资(含种子轮、天使轮、A 轮),其占比达到 66%,代表了当下风险投资行业的主流语境。在这期间,有 200 多家初创公司在早期投资中斩获亿元 + 融资,百度、华为、小米、地平线等大厂离职创业者积极投入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创业热潮中,被资本争相投资。不过,对于更多数的创业者而言,他们的融资能力还比较弱。这是 IT 桔子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的关于早期投资的 “真相”。
早期投资交易数增长,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下降
IT 桔子数据显示,2025 上半年,国内早期投资交易有 2458 起,较 2024 年同期增加了 415 笔,增幅达 20%。可以看到,近两年国内早期投资数量呈现了明显的、不断增长趋势。得益于早期投资的显著增多,一级市场投资总体交易数才出现上涨 —— IT 桔子数据显示:2025 上半年国内融资交易数达到 3743 笔,同比增长 16%,环比增 7%。同时,近两三年早期投资事件数量在一级市场交易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 60% 以上,说明早期投资仍是一级市场的主流,反映了当下投资的风向正朝着政府引导期望 “投早、投小” 方向发展。
与早期投融资交易量的蒸蒸日上不同,IT 桔子数据显示,早期投资的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却呈下降趋势。2025H1 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 3572 万元,同比去年减少了 757 万元,相比 2023 上半年更是下降了 1788 万元。
对平均融资金额数据的影响较大的因子仍然是那些超高额融资交易 —— 在早期投资中,我们将这个标准设为 1 亿元及以上。在早期融资中,达到 1 亿元 + 门槛的事件总金额在这两年半里呈现了减少的趋势。2023 年上半年的早期融资中,超亿元的事件总额达到 685 亿元,2024 年上半年减少为 553 亿元,到 2025 年上半年再次减少到 479.74 亿元,同比减少了 73.26 亿元,降幅为 13%。从所占比重来看,这些亿元 + 事件的金额占早期投资总金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减少。2023 年上半年是占据 69%,2024 上半年为 63%,今年上半年再次减少到了 55%。
这表明,早期投资中,高融资金额越来越少,且早期投资的活跃更多依赖于非大额融资的交易增长,资金的 “总池子” 少了,带来了平均融资金额的下降。数据总是直给的,更深层次的背景原因,可能是意味着,早期投资虽然更加活跃,但大部分创业公司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面对投资方时其议价权并不高,平均分到的钱还越来越少了,融资能力并不是很强。毕竟,能够获得单笔亿元以上的企业,在早期投资中占比仅不到 10%,这或许也是当下国内创业企业的典型现状。
不过,总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创始团队优秀履历等因素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融资能力。今年上半年,单笔过亿元的早期投资事件有 216 起,比 2024H1 增加了 18 起,但比 2023H1 减少了 57 起。其中,绝大部分都发生在 A 轮次,种子轮仅 5 笔,天使轮有 31 笔。
种子轮阶段的亿元 + 融资项目
在种子轮阶段就获得 1 亿元 + 融资,这些公司尤为值得关注。
比如,今年 3 月获得一笔 2 亿元种子轮的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 “维他动力”,投资方为一线明星资本今日资本、凯辉基金、雅瑞资本和高瓴。维他动力创始人余轶南,曾担任地平线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联创赵哲伦出自理想汽车。
“灵心巧手” 也在上半年获得了数亿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种子基金、力合科创、华仓资本、万凯新材等。灵心巧手的创始人周永很低调,公开资料仅介绍其有十多年的互联网产品和机器人工作经验。
具身机器人研发商 “阿米奥机器人”,由原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刘方创立于 2024 年 9 月。今年 3 月,公司宣布了 1 亿元种子融资,投资方为险峰、安克创新、星连资本。
天使轮阶段的数亿元融资项目
在天使轮阶段,获得数亿元融资的初创公司中,也有不少来自大厂系的高管创业者。
上海的 AI 初创企业 “它石智航”,成立于 2024 年 7 月,在今年 3 月宣布了 1.2 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这个金额比一般 B 轮的融资还高,高瓴创投、蓝驰、启明创投等参与其中。它石智航的团队阵容非常豪华,出自华为系:董事长李震宇,曾加入华为,2007 年入职百度,2017 年 8 月担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之后成为了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联合创始人丁文超,曾是华为技术专家,2023 年在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任研究员;联合创始人、CEO 陈亦伦,曾担任华为车 BU 首席科学家。
在任何时候,优秀的创业者总是被资本追捧的。但在风口的加持下,优秀还会有 “溢价”。而资本能给出这么高的融资和估值,也是看中了当下具身智能、AIGC 正处于爆发期。
除了上述提及的企业,国内还有诸多在上半年早期融资中表现亮眼的初创公司。如专注于电子机械线控制动产品(EMB)开发与量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华申瑞利」,在 2025 年初完成近亿元人民币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合创资本、君科丹木以及老股东顺为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小米战投、蓝湖资本和辰韬资本跟投。其核心团队在汽车制动领域经验丰富,为产品量产和品质保障筑牢根基。
在 AI 领域,美国市场在 2025 上半年同样表现出强劲的融资活力。据 TechCrunch 统计,众多 AI 初创公司成功吸引到亿元以上融资。企业搜索初创公司 Glean 于 6 月 10 日宣布完成 1.5 亿美元的 F 轮融资,由 Wellington Management 领投,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参与,目前估值 72.5 亿美元。Anysphere,即 AI 编程工具 Cursor 背后的 AI 研究实验室,完成了 9 亿美元 C 轮融资,估值接近 100 亿美元,该轮融资由 Thrive Capital 领投,阵容强大的投资团跟投。AI 数据标注初创公司 Snorkel AI 在 5 月 29 日宣布完成 1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估值达 13 亿美元,由 Addition 领投,众多风投机构参与其中。
此外,LMArena 在 5 月 21 日宣布完成 1 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估值 6 亿美元,由 Andreessen Horowitz 和 UC Investments 联合领投;AI 基础设施公司 TensorWave 于 5 月 14 日完成 1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由 Magnetar Capital 和 AMD Ventures 联合领投。SandboxAQ 于 4 月 4 日完成 4.5 亿美元的 E 轮融资,估值 57 亿美元,投资者包括 Nvidia、Google 以及桥水联合基金创始人 Ray Dalio 等;著名视频、图片 AI 生成平台 Runway 在 4 月 3 日宣布完成 3.08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估值 30 亿美元,由 General Atlantic 领投。
OpenAI 更是完成了一轮创纪录的 400 亿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 3000 亿美元。3 月 25 日,AI 基础设施公司 Nexthop AI 宣布完成 1.1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由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 Insilico Medicine 于 3 月 13 日宣布为其生成式 AI 驱动的药物发现平台完成 1.1 亿美元的 E 轮融资。AI 基础设施公司 Celestial AI 于 3 月 11 日完成 2.5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估值 25 亿美元,由 Fidelity 领投。
Lila Sciences 完成 2 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致力于创建科学超级智能平台;总部位于布鲁克林的 Reflection.Ai,专注构建超级智能自主系统,完成 1.3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1 岁的公司估值达 5.8 亿美元。AI 编程初创公司 Turing 于 3 月 7 日完成 E 轮融资,估值 22 亿美元;AI 国防技术初创公司 Shield AI 于 3 月 6 日完成 2.4 亿美元的 F 轮融资;著名大模型平台 Anthropic 于 3 月 3 日宣布完成 35 亿美元的 E 轮融资,估值 615 亿美元。Together AI,一家专注于创建开源生成式 AI 和 AI 模型开发基础设施的公司,于 2 月 20 日完成 3.0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估值 33 亿美元,由 Prosperity7 和 General Catalyst 联合领投。
AI 基础设施公司 Lambda 于 2 月 19 日宣布完成 4.8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估值接近 25 亿美元,由 SGW 和 Andra Capital 联合领投;Abridge,一家专注于转录患者与临床医生对话的 AI 平台,于 2 月 17 日宣布完成 2.5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估值 27.5 亿美元,由 IVP 和 Elad Gil 联合领投。Eudia,一家 AI 法律技术公司,于 2 月 13 日完成 1.05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由 General Catalyst 领投。AI 硬件初创公司 EnCharge AI 于 2 月 13 日完成 1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合成语音初创公司 ElevenLabs 于 1 月 30 日完成 1.8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估值超过 30 亿美元;Hippocratic AI,一家为医疗保健行业开发大型语言模型的公司,于 1 月 9 日宣布完成 1.41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估值超过 16 亿美元。
这些在早期投资中成功斩获亿元以上融资的初创公司,无论是国内聚焦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企业,还是美国 AI 赛道多元细分领域的探索者,它们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创新模式以及优秀的团队,在资本的助力下扬帆起航,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