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渣男的流量红利,已透支到四十年后?
日期:2025-07-17 18:55:27 / 人气:8

许多人或许没意识到,类似 “大连女生因瑕疵被开除,男性作恶却无人问津” 的争议性新闻,未来只会越来越多。这并非事件本身的必然性,而是媒体的流量风向正在悄然转变。昨天,不止一个博主质疑:为何女生稍有瑕疵就被开除,男性作恶却能全身而退?但事实是,今年 6 月,某 985 男博主因出轨被开除的新闻,即便有澎湃新闻的专访加持,转发量也不足一千。
这并非个例。回溯今年 4 月的肖医生事件,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转发量同样没过千,这个本应引发热议的出轨举报事件,直到成为 “董小姐事件” 的导火索后才意外破圈。再往前推到 2 月,某高校副教授的出轨丑闻,湖北经视的相关视频转发量仅 800 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2022 年,一位素人女生用 16 页 PPT 举报男友出轨的话题,轻松斩获 5 亿阅读量,成为现象级热点。
事实已然清晰:“手撕渣男” 这条赛道的流量红利,已经被透支到四十年后。2022 年,素人女生的一份举报 PPT 就能火遍全网;到了 2025 年,即便有澎湃、南方周末这样的权威媒体下场,精心制作的深度报道也难以激起水花。大众对 “手撕渣男” 题材的阈值已高到惊人,甚至出现了脱敏现象 —— 普通的出轨举报早已无法吸引目光,必须叠加 “银行高管”“上海滩富二代”“渣男 + 动保” 等复合标签,才能勉强撬动流量。过去骂渣男能引发集体共鸣,如今多数人只剩一句淡淡的 “哦”,便划开页面。
媒体曾经的算盘是,通过 “手撕渣男” 制造对立话题,引发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论战,从而收割流量。但现实是,男性群体已对此类话题集体沉默,即便遭遇无差别攻击也懒得回应;女性群体的热情也大幅降温,最多点个赞表达立场便转身离开。这种集体冷淡,与近期女性题材电影的遇冷如出一辙 —— 当短视频营销号每天都在循环播放 “痛批渣男” 的内容,电影若仍停留在同样的叙事框架,自然难以打动观众。
哈耶克曾说,客观规律的力量远超人的主观意志。新闻题材的红利期同样如此,即便媒体小编满怀热情,也拗不过流量消退的客观现实。当 “手撕渣男” 的戏码日复一日上演,观众早已审美疲劳。而媒体的本质是追逐流量,当一条赛道走到尽头,转向便成为必然。
于是,一个新的趋势开始显现:当 “渣男被开除” 无人问津时,“渣女被开除” 的新闻立刻能吸引大量关注。这种题材的切换,看似是媒体的流量自救,实则暴露了内容创作的困境 —— 当深耕多年的赛道红利耗尽,寻找新的流量密码成为生存本能。但流量的本质是真实的情感共鸣,若只是简单复制 “手撕渣男” 的叙事逻辑,换个性别继续制造对立,恐怕下一个被透支的流量红利,会来得更快。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永恒的流量密码,只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真诚表达。当 “手撕渣男” 的喧嚣落幕,媒体更该思考的是:如何跳出标签化的叙事陷阱,创作出真正触及人心的内容,而不是在流量的泡沫中追逐转瞬即逝的热点。毕竟,透支式的流量消耗,最终只会让整个内容生态陷入 “题材荒” 的困境。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电影市场暑期档困境:供给失衡、...07-17
- CoreWeave上市造富:AI浪潮下...07-17
- 手撕渣男的流量红利,已透支到四...07-17
- 挤进 “梦中养老厂” 的打工人,...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