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暑期档困境:供给失衡、受众流失与出海突围

日期:2025-07-17 18:56:18 / 人气:6



20XX年电影市场暑期档表现惨淡,票房跌至2013年水平,仅报收19.07亿,与去年116.43亿相比差距巨大。整个产业陷入迷茫,供给端“顶梁柱”缺失、受众覆盖“掐头去尾”、国内市场低迷等问题凸显,出海或成为缓解内压的关键方向。  

1. 供给端“塌方”:中小体量影片缺失,市场运转失灵

• “小爆款”与“准爆款”消失:支撑电影市场正常运转的并非超级爆款,而是3 - 5亿的“小爆款”和5 - 10亿的“准爆款”。2017 - 2019年,票房破10亿影片分别为16、16、17部,5 - 10亿“准爆款”分别为18、17、12部;而今年截至目前,破10亿影片仅3部且均出自春节档,5 - 10亿“准爆款”也仅有2部同样来自春节档。  

• 投资与亏损困境:电影投资持续上涨,3 - 5亿票房对应的片方分账票房在1 - 1.7亿之间,中小档期头部电影难以覆盖成本,导致大量国产片亏损,有效开机率降低,“片荒”问题严重。  

2. 受众覆盖失衡:“掐头去尾”,主力观众乏力

• 主力观众年龄结构变化:2024年25 - 34岁观众占比达47%,是绝对主力;但24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从2017 - 2019年的39%下降到2024年的21%,几乎减半;29 - 34岁观众占比从15%增长到20%,35 - 39岁观众占比从10%增长到15%。  

• 消费动力与社交属性矛盾:院线电影社交属性强,但“有闲有钱”的24岁以下人群观影动力可能更强,而目前营销主打“社会牛马”(25 - 34岁),难以拉动市场。  

• 忽视老年群体: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6亿,占总人口21.1%,预计2031年将达4亿。然而影院建设、营销方向和题材选择均未考虑“银发经济”,近四分之一人口被忽视。  

3. 国内市场低迷:国际合作收缩,海外发行待突破

• 国际合作收缩:国内电影市场低迷,国际业务成为最先被牺牲的部分,产业合作几乎仅剩万达在澳新的HOYTS院线。目前难以挤入欧美市场,与迪士尼等国际巨头合作困难,文化、审美差异等问题突出。  

• 中东市场潜力:沙特和阿联酋虽华人群体有限、电影市场规模小,但娱乐消费市场正在崛起。沙特推动红海成为旅游胜地,建设法拉利主题乐园和迪士尼乐园;中东每年至少四站F1大奖赛。在基础设施投资、数字营销、电影引进开发等方面存在机会。  

• 东南亚市场重要性:西起沙特阿拉伯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发行中占比远超预期。华语影史票房TOP20中19部影片在马来西亚累计获2972.6万美元票房,其中5部影片位列全球票仓前三位。马来西亚有22.6%华人,且与我国香港有合拍片成功案例,有望与内地开展合拍片合作。  

4. 出海突围:打造海外发行新版图

国内市场受损难以自愈,从业者需积极寻求突破。通过打造西起沙特阿拉伯东至印度尼西亚的海外发行新版图,在中东和东南亚市场投入更多精力,或许能缓解国内市场内压,同时完成“出海”任务起步。  

结语  
电影市场暑期档的困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供给端失衡、受众覆盖不足以及国内市场低迷等问题亟待解决。出海或成为缓解内压的关键方向,尤其是在中东和东南亚等潜力巨大的市场。从业者需积极行动,探索国际合作与海外发行的新路径,以实现市场的复苏与发展。  

(完)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杏耀注册登录测速平台 版权所有